金融赋能 护航发展

□ 王 雨

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在“十四五”期间锚定“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战略目标,经济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在这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中,金融血脉的畅通至关重要。中国人民银行徐州市分行以“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为主线,交出了一份“金融助跑经济、改革激发活力”的高质量答卷。

“五篇大文章”落地见效 特色改革助跑经济

科技金融突破,激活创新动能。2024年科技创新再贷款与技术改造再贷款投放8326.03万元,全国首单10年期产业类科创票据成功发行,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中长期资金保障。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助推“科创徐州”建设迈入快车道。

绿色金融创新,赋能低碳转型。全省首笔钢铁行业转型金融贷款落地徐州,标志着传统产业绿色升级获得专项金融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推出“取水权”质押融资模式,丰富“碳易融”产品体系。持续推动邳州市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截至2024年末,全市绿色贷款连续三年保持高速增长,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同步完成。

普惠金融升级,融资成本持续下行。人民银行徐州市分行通过政策工具组合发力,徐州企业融资成本显著降低。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市普惠小微、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18.57%、15.03%,均快于全省平均,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金融赋能养老,助力银发经济。担当“金融助老”社会责任,各大在徐银行对网点基础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设置“尊老关怀区”,增配老花镜、爱心雨伞、放大镜、爱心座椅等,强化老年客户关怀。开设“尊老关怀窗口”,全力满足老年客户金融需求。推出智能设备“温馨版”操作界面。APP上线大字模式,首页凸显账户总览、转账、生活缴费等核心功能板块,进一步强化对老年客户的金融服务关怀。

数字金融筑基,破解信息壁垒。全国首创的“金融数据互联互通平台”正式上线,实现33家金融机构与地方征信平台数据共享,覆盖率达81%,客户风险画像与信用评估效率大幅提升。同步开通的县域政金信息交互平台,推动市县两级政策、统计信息实时互通,为乡村振兴提供数字化支撑。

金融总量稳增,融资渠道多元拓展。在稳增长政策引导下,徐州金融市场呈现量质齐升态势。2024年非金融企业通过债务融资工具募集资金821.76亿元,发行量居江苏省第四位、苏北地区首位,直接融资占比显著提高。

人民银行徐州市分行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线,推动金融总量合理充裕、融资结构持续优化。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市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1.2万亿元,其中贷款余额达1.21万亿元,同比增长11.67%,存款余额1.20万亿元,同比增长2.78%,金融活水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改革攻坚:打造区域金融开放新高地

2022年,徐州金融市场涉外主体便利化试点全面推开,货物贸易优质企业便利化试点提质增效,4家银行、39家企业参与试点,中小型企业占比92.3%;试点业务规模20.3亿美元,占全市货物贸易跨境收支30.1%,居全省第2位。全面落地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业务占比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当年,全市首笔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业务成功落地。同一年,在省内领先落地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避险扶持资金,政策覆盖面达73%。

展开全文

人民银行徐州市分行连续多年会同外汇局、商务局开展企业汇率避险专项行动,惠企覆盖面由中小微企业向先进制造业、“专精特新”、跨境电商等领域拓展。2024年全年,全市减免各类保证金10497.96万美元、各类费用1549.42万元;签约口径套保率38.52%,居全省第6位。服务“一带一路”避险专题作为全省唯一案例入选总局案例库。外汇改革试点扩围提质。7家银行、127家企业参与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服务贸易项下收支业务规模同比增长51.6%。3笔QFLP基金业务落地徐州。跨境人民币结算快速增长,全市经常和直接投资项下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299.66亿元,同比增长23.11%,增速居全省第5位,人民币在本外币跨境结算总额占比提高至34.70%。

金融为民:书写“人民至上”的温暖答卷

农村金融改革“深耕细作”。在邳州大蒜主产区创新“仓单质押+价格保险”模式,蒜农凭电子仓单即可获得贷款,同时锁定最低收购价;推动沛县“三乡工程”信用体系建设,对返乡创业人员实施“整村授信”,联合推出“苏农担 三乡工程助力贷”融资担保产品,对农业经营主体三乡工程助力贷款进行贴息与担保。随着“三乡工程”深入实施,让人才、技术、资金等各类要素加速向农村流动,推动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省内率先试点已故存款人账户线索查询业务,落地全市首家金融教育示范基地,寓教于乐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有效分流非理性金融投诉量。

筑牢风险防线:构建“全链条”金融安全网

房地产风险化解“徐州样本”。2024年内实现借款资金使用率达99.52%,全市纳入保交楼项目住房已全部完成交付,有力保障了购房者合法权益。针对房地产企业流动性需求,建立“政银企”对接机制,指导银行机构精准发放经营性物业贷款,有效缓解企业中长期资金压力。

自2023年取消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后,徐州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截至2024年末,全市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3.05%,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97个基点,累计为购房家庭减少利息支出超10亿元。针对存量房贷客户,银行机构已完成利率批量调整工作,惠及贷款合同超20万份。

在推动政策落地的同时,人民银行徐州市分行建立常态化金融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央行评级、存款保险核查、压力测试等手段强化监测,建立大型企业风险动态监测,坚持“稳市场”与“防风险”双轮驱动,协助政府开展重点机构风险处置。进一步优化信贷资源配置。

非法金融活动“穿透式监管”。联合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扫楼清街”行动。加强与公安、税务、海关等部门协作,重拳整治非法集资、跨境赌博、地下钱庄、出口骗税等非法金融活动。2024年,依法对3家企业和2名个人实施行政处罚,共处罚款626万元。全市异常出口未收汇规模大幅回落,100万美元以上异常出口未收汇企业规模同比下降近50%。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十四五”五载耕耘,人民银行徐州市分行以实干担当书写了服务大局的精彩篇章,更以改革创新擘画着徐州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图景。2025年,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的交汇点,人民银行徐州市分行将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343”创新产业集群培育,为徐州奔赴“万亿之城”贡献更大金融力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