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被查仅两天后,有关方面紧急灭火,白马寺印乐法师将出任少林寺住持,少林寺所有权模糊不清、宗教机构商业集团化被诟病,当地已派人常驻少林寺

Connor 火必网 2025-07-30 4 0

金融界7月29日消息 少林寺原方丈释永信被查仅两天后,有关方面紧急灭火,洛阳白马寺印乐法师将出任少林寺住持。

29日下午,少林寺管理处发布情况通报,通报称依据《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办法》,经少林寺两序大众民主评议赞成,并履行有关程序,礼请印乐法师任少林寺住持。

值得注意的是,印乐法师不是出身于少林寺。公开信息显示,印乐法师出生于1966年7月,1990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毕业后在河南省佛教协会工作,后任河南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副会长。2003年10月,受河南省佛教协会委派,印乐法师到洛阳白马寺主持工作,2005年11月任白马寺方丈。洛阳白马寺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官办寺院。

印乐法师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释永信被查仅两天后,有关方面紧急灭火,白马寺印乐法师将出任少林寺住持,少林寺所有权模糊不清、宗教机构商业集团化被诟病,当地已派人常驻少林寺

释永信被查仅两天

此次印乐法师上任少林寺住持一职,距离少林寺原方丈释永信被查仅过了两天时间。7月27日,据少林寺官方网站消息,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有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据少林寺官网介绍,释永信,俗名刘应成,生于1965年,安徽颍上人。1981年到少林寺,礼第二十九代方丈释行正长老为师。1987年,行正长老圆寂,承师衣钵,接任少林寺管委会主任,全面主持寺院事务。1999年,荣膺少林寺方丈。1998年7月至今,释永信当选为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2002年9月至今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今年春节前后,释永信出国访问。归来即被限制出境,接受主管部门谈话,但当时国内尚能自由活动,释永信出现在最后一次公开报道中是在2025年7月8日。7月25日深夜,释永信被“叫走”问话,随后各种消息不断传出,最终27日晚间的通报证实了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少林寺所有权模糊不清、宗教机构商业集团化被诟病

需要关注的是在1997年释永信接任少林寺管理委员会主任以来,少林寺的商业化之路便越走越远。公开信息显示,包括少林无形资产、沅翰实业在内,释永信共拥有18家企业的控制权,其中不乏投资管理公司、茶业公司、文化体验公司等。以少林无形资产的投资分布图来看,该公司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投资占比约5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比约31%,其余投资则分布于制造业、批发零售等领域。

展开全文

在各种开发之下,少林寺这块金字招牌吸金能力惊人。

相关媒体数据显示,2010年少林寺的旅游收入,一度占据登封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主要围绕少林寺发展起来的第三产业,也约占地方财政的1/3。据嵩山旅游部门数据,2017年景区门票收入3.5亿元,而衍生体验项目收入超1.2亿元,占比近三分之一。2019年游客量峰值达420万人次,按人均消费300元计算,旅游相关总收入超12亿元。

而这每年巨额收入的最终流向,外界虽然难以具体掌握全貌,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除了部分门票收入流向了当地国资之外,其他与少林寺有关的收入或通过种种渠道流向了释永信控制的公司。

但是少林寺产所有权、管理权一直模糊不清,以及宗教机构商业集团化问题一直被诟病。

在2015年全国两会河南代表团小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发言建议国内的宗教物产应该登记归国家所有。

“物权法颁布了,宗教物产也应该明确登记所有权。”他说,目前一些庙宇的所有权性质比较模糊,文物、旅游、教育等部门都各自管理着一些庙宇。“产权模糊不清的话大家都想管。”释永信认为,庙宇的产权应该归国家所有,由宗教界相关人员使用。听他这么说,有的代表惊讶地问:“您不说我还一直以为少林寺的庙宇是属于少林寺的呢。”释永信摇摇头说:“现在说不清楚。”

但是,少林寺一系列公司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均系释永信。

今年5月份,当地政府派人以少林寺管理处的名义常驻少林,这个新机构的成员主要来自郑州市和登封市的宗教局、统战部。

此外,还有少林寺尖锐的商业化问题。

2012年,《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就已公布,明确不得以任何方式将寺观搞“股份制”、“中外合资”、“租赁承包”、“分红提成”等。2017年,《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发布,明确“禁止将佛教道教活动场所,作为企业资产打包上市或进行资本运作”。

2017年,国家宗教事务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其中再次明确佛教道教活动场所必须坚持非营利性质。鼓励和支持佛教道教界深化教风建设,完善教规制度,引导教职人员遵规守戒,弘扬崇尚节俭的优良传统,抵制商业逐利和奢靡之风,不断提升教职人员素质,纠正信仰淡薄、戒律松弛等问题,惩治教风不正、借教敛财等行为。

但是,释永信在文化艺术交流、武术交流,文化演出及经纪服务,旅游资源及产品开发等方面,不断商业化。

此外,景区的门票收入少林寺一直参与分成。

成立于1984年的嵩管委,作为登封市政府的派出机构,管理以少林寺景区为核心的嵩山风景名胜区域。近年来,嵩管委与少林寺矛盾接连不断。早在2005年5月,登封当地曾和少林寺约定门票收入的30%归少林寺,70%归政府。少林寺此前曾向媒体表示,这些收入其中70%用于寺院建设,20%用于僧人的生活,10%用来做慈善。

之后6年里,少林寺一直认为嵩管委拖欠门票分成,多次向上反映。

2011年11月,郑州市多个部门还因释永信的反映,成立联合调查组,负责协调处理此事。最后,登封市政府拨付少林寺1500万元,了结了从2005年到2010年的旧账。

但是双方矛盾并没有彻底解决。

2013年11月,嵩山少林寺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河南省登封市嵩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违约,要求后者支付近5000万元的门票分成款,以及延迟支付违约金200多万元。

少林寺提交的诉状称,2009年12月30日,该寺同嵩管委签订协议书,约定由嵩管委统一管理嵩山少林寺景区门票的经营业务;按照少林景区票面价格每人次100元实行分配,少林寺按每人次30元分得门票收入,含常住院、达摩洞、塔林和初祖庵景点,不负担其他费用;嵩管委将收入按月支付给少林寺。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提到,嵩管委代卖少林寺门票,但并未按照约定及时、足额地支付少林寺应得的门票分成款,并长期拖欠,少林寺财务人员多次上门讨要但对方不予理会,已经侵犯了少林僧团的合法利益。但少林寺方面曾多次以各种方式表示对嵩管委拖欠其相关门票收入的不满,最终告上法庭。

此次少林寺所有权模糊不清、宗教机构商业集团化等问题会解决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