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推进产业数字金融发展 让中小企业自由选择金融服务
“产业数字金融是一个新生事物,是在多年来探索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产融结合、供应链金融、场景金融、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等多种服务模式创新基础上,逐步升级演进的新业态、新模式。”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7月20日在产业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暨课题发布会上表示,产业数字金融构建了新型银企关系,为科技、产业与金融融合和三者良性循环提供了条件。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汤立斌)“产业数字金融是一个新生事物,是在多年来探索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产融结合、供应链金融、场景金融、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等多种服务模式创新基础上,逐步升级演进的新业态、新模式。”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7月20日在产业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暨课题发布会上表示,产业数字金融构建了新型银企关系,为科技、产业与金融融合和三者良性循环提供了条件。
在肖钢看来,产业数字金融近年来取得了积极成效。为进一步推进产业数字金融发展,让中小企业自由选择金融服务,他从五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一是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肖钢建议,制订实施新一轮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方案,扩大试点城市范围,增加财政补贴,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健全评价考核体系。同时,加快数据平台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技术供给,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本与负担,并加快中小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为发展产业数字金融创造必要条件。
二是坚持把保障中小企业自由选择金融服务作为产业数字金融的宗旨。肖钢说,发展产业数字金融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降低服务门槛,减轻企业负担,提升服务效率。
“接下来,应进一步优化产业数字金融平台利益分配机制,让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实惠。产业数字金融平台也应当为中小企业接入系统提供更多便利,降低中小企业系统改造与设备采购费用。”他说。
三是发挥金融机构在产业数字金融中的主力军作用。肖钢表示,金融机构要深入洞察产业链供应链上企业多种金融需求,实现风险管理动态化、精准化,统筹推进一站式、一体化、垂直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做到快速响应、敏捷迭代,以适应中小企业多层次差异化的需求。
四是规范产业数字金融平台发展。肖钢建议,研究制订产业数字金融平台准入资质标准,借鉴巴塞尔委员会对第三方科技平台监管要求,立足我国实际,修订完善金融机构第三方、第四方外包管理办法。
五是确保产业数字金融安全、风险可控。肖钢还表示,产业数字金融业务具有跨区域、跨领域、跨平台的特点,场景数字化复杂性高,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完善监管制度,实施差异化监管。同时,鼓励创新,建立合理的容错纠错机制。
“要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细化自律备案程序;规范核心企业行为,防范产融结合风险,严禁核心企业‘空转’、‘走单’、‘融资性交易’等做法;进一步规范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充分发挥供应链票据和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的协同与互补作用,丰富多层次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业态等。”他说。
评论